中秋節剛過,你烤肉了嗎?腦筋動得快的生意人推出「烤雞懶人包」,擔心烤到火冒三丈、烤到皮開肉綻的愛吃鬼輕鬆享受香噴噴的烤雞。嘿!你能想像烤雞復活嗎?且聽我道來。
走遍葡萄牙不可能遺漏兩樣名產:一是蛋塔,葡萄牙人搭配咖啡的日常甜點。二是花公雞,遊客最想帶回家的紀念品。
初遇花公雞覺得「卡哇伊」,一日看三回難免無感:
規格化的花公雞沒有太大差別,艷紅的雞冠頂在頭上,愛心或花朵披在身上:
鋪上花公雞桌巾,烤雞還吃得下嗎?
個人工作室推出公雞布偶,不忘縫上一顆心:
花公雞被葡萄牙人視為吉祥物,故事流傳已久,發生在Braga西方距離20公里的小鎮Barcelos。
有一天,路過此地的聖地牙哥朝聖者涉嫌偷竊被抓到公爵府,正在宴客的公爵無心聽這個北方來的加里西亞人(西班牙人)辯解,可憐的被告指著桌上的烤雞大喊:「這隻公雞會證明我是無辜的。」公爵毫不理會這荒謬的說法,判處被告絞刑。行刑時刻,烤雞忽然站起來啼叫,公爵終於相信被告蒙冤,差一點喪命的加里西亞人無罪釋放。
14世紀興建的公爵府毀於1755年大地震,殘破的建築改成露天博物館,遊客可以找到加里西亞人感謝聖雅各(朝聖者崇拜的主神)保佑而豎立的十字架,公雞以及吊死罪犯的場面活靈活現: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25905421@N07/sets/72157625369032608)
花公雞真神奇,帶一隻高大的公雞回家顧門口:
喔~喔~喔!小偷上門,公雞會啼叫,更會啄人:
這隻公雞不太兇,比較像小雞:
這一把湯匙能不能舀湯?荷蘭買的木屐也不能穿在腳上吧!
再聽我講「雞鳴狗盜」的故事。戰國時代,齊國孟嘗君好客,三教九流不拒,食客數千人。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王囚禁,性命危在旦夕。食客中有人學狗叫,潛入後宮偷狐裘獻給秦王寵妃,向秦王求情釋放孟嘗君。有人學雞鳴,矇騙城門守衛天已破曉而打開城門,孟嘗君順利逃出秦國。
有人批評政府機關顧門口太多浪費公帑,數目多少算是「多」,我沒資格說三道四,難道顧門口活該喝西北風?
怎麼看這兩隻都像正在孵蛋的母雞?
如果公爵的盤子裡是不會叫的母雞呢?朝聖者恐怕死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