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火車駛近科隆,兩尊黑色巨塔率先進入視野,等不及穿過橫跨萊茵河的鐵橋,我的心情興奮難抑,十七年前的印象從模糊轉鮮明。
從萊茵河畔觀看大教堂(Dom)火焰般的尖塔,宛如瑞氣千條:
三百年歷史的舊教堂於十三世紀焚毀後,原址重建哥德式教堂,十四世紀啟用,但擴建工程仍斷斷續續,直到十九世紀才完成雙座高塔,科隆大教堂的規模迄今仍是德國最大。二戰時遭受破壞,戰後順利修復,現已登錄世界遺產。
28釐米廣角鏡頭妄想收入157米巍峨雙塔,即令我五體投地都辦不到,何況,光線也難以突破這座龐然大物的阻擋,還是肉眼比較牢靠。
尖拱門是哥德式教堂的特色之一,門楣上極盡巧飾:
左圖為鎮守大門之天使,右圖為十二使徒之聖約翰:
科隆大教堂為五廊式拉丁十字(Basilica)形建築,正廳兩側各有兩個側廊。縱軸長度144米,橫軸長度86米。
教堂內的遊客摩肩擦踵:
哥德式教堂以大量的花窗取代牆壁,五彩繽紛的花窗最吸睛:
從十三至二十世紀,一扇扇彩繪花窗新舊並存,不可勝數:
左圖是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,右圖是11,500片玻璃利用電腦拼圖的現代花窗:
殉道者司提反被猶太人投石致死:
聖經記載耶穌誕生時,東方賢士(三王)來朝。三王遺骨的黃金祭壇是教堂珍寶:
科隆靠近魯爾工業區,難逃污濁空氣和酸雨的侵蝕,導致大教堂外觀彷彿黑炭。透過火車站內玻璃窗觀看,更添奇幻趣味:
哥德式教堂仰之彌高,氣勢懾人;羅馬式教堂四平八穩,莊重和諧。兩者各顯特質,都是建築工藝的完美典範。
(請進入 部落格相簿 觀看更多照片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