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總督宮是我所見過最華美的政府大樓,立於水岸更是舉世無雙,如耀眼鑽石,如大海明珠。威尼斯共和國的權力中心,元首官邸、議會、法庭皆在其中。遊客摩肩擦踵的小廣場(Piazzetta)曾經是威尼斯貴賓出入的碼頭,12世紀以後,填水造地,廣場上左右對稱的大理石柱構成虛擬的門戶。

好客的威尼斯人早已擺好座椅迎賓。抬起頭,左邊一隻展翼的獅子,右邊一隻踩扁的鱷魚,腳踩鱷魚的英雄來自土耳其,他是拜占庭皇帝欽定的守護神刁多祿(San Teodoro),當時的威尼斯共和國臣屬於東羅馬帝國。



話說828年,兩名威尼斯商人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幹下一樁大事。

聖馬可是四部福音書作者之一,殉難後葬於他在亞歷山大港建立之教堂。此間基督教堂迭遭回教徒擾亂破壞,教士擔心聖馬可遺體遲早不保,在威尼斯商人半哄半騙下同意遷移聖馬可遺體至安全地點,他們將遺體藏在貨物籠子裡,覆蓋豬肉,最上層擺豬頭,沿路叫喊「豬豬豬」,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視豬為汙穢之物,紛紛走避,威尼斯商人飛奔至港口,官員查驗發現豬肉時頓覺噁心,連忙放行,商船順利離港。返航威尼斯途中遭遇海上風暴,船員清洗聖馬可遺體、撒上香料,頂禮膜拜,神蹟顯現,一路順風,平安回到威尼斯。(註)

威尼斯人如獲至寶,聖馬可遺骸奉祀於總督宮之禮拜堂,後來擴建教堂規模,今日所見之聖馬可教堂於11世紀竣工。



聖馬可教堂的主體結構為希臘正十字形,四座小圓頂圍繞中央的大穹窿:

 
聖馬可教堂側面:


新約聖經四部福音書分別由馬太、馬可、約翰和路加撰寫,記述耶穌行誼及教義。舊約聖經記述先知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神的使者有四張臉(人臉、獅臉、牛臉、鷹臉),各有翅膀。因此之故,「人」代表馬太,「獅」代表馬可,「鷹」代表約翰,「牛」代表路加。

《馬可福音》作者聖馬可的地位遠比聖刁多祿崇高,取而代之成為威尼斯的守護神,展翼的獅子高高在上:


總督宮入口,元首向獅子下跪:


聖馬可於西元68年殉道,歷經七百多年猶能保存完整遺骸?這故事實在不可思議。義大利人崇拜聖人遺物,一根手指、一截腿骨、頭髮衣物,甚至鐵鍊、十字架等等。中國人崇拜佛祖舍利、佛牙,亦不遑多讓。

聖馬可教堂拱門的馬賽克鑲嵌畫,描繪埃及官員檢視籠子,望見豬肉面露厭惡之色:


威尼斯商船返抵國門,舉國欣喜若狂:


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筆下的聖馬可廣場全景,彷彿夢幻天堂:

(Piazza San Marco, Renoir)

同行伙伴Jeslin 鏡頭下的聖馬可教堂:


正中央拱門上方四匹青銅駿馬,威尼斯人在1204年攻佔君士坦丁堡的戰利品,拿破崙如法炮製強奪至巴黎裝飾騎兵凱旋門,幸好終能歸還威尼斯。此後只敢擺放複製品,真蹟收藏於聖馬可教堂內。

摩爾人在塔頂賣力敲鐘,提醒遊客注意獅子無所不在:


威尼斯共和國的紅底金獅旗幟,迎風飄揚,比義大利三色國旗還常見:


威尼斯的獅子和歐洲各國常見的獅子不同,特別之處在於獅子會讀書。若掌握住觀察訣竅,倫敦塔有一隻金獅,必能理解是英國人搶奪之物。(請看:倫敦之獅


註:「海都物語」,塩野七生著,彭士晃譯,三民書局 (2001)。


(威尼斯相簿1 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90889961@N04/sets/72157648511859729/
(威尼斯相簿2 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90889961@N04/sets/72157646595880824/

後記:
威尼斯遭遇150年來最大潮水淹沒,遊客在聖馬可廣場游泳,請看2012.11.11此則報導:
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news/article-2231342/Tourists-Venice-swap-gondolas-wellington-boots-swimwear-Floating-City-flooded-high-tides.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想飛 的頭像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