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媽祖遶境盛況,台灣人未親自體驗過也在電視看過。歐洲的天主教國家亦有類似宗教慶典,每年六月的聖體瞻禮節(Corpus Domini),各城市會依傳統習俗舉行慶祝活動。史貝婁全城鋪上花毯的真正用意在於聖體遶境,自1962年起,同一天舉辦花節。



聖體遶境從聖母瑪麗亞教堂啟程,萬頭鑽動,期待慶典的重頭戲:

(Chies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)

11點之後,遊行隊伍終於出發,女性神職人員前導:


聖體傘高舉向上,在人群中緩慢移動:






跟著遊行嗎?有此念頭也擠不進去:


就這樣嗎?爸爸肩膀上的小妹妹也不滿意:


眼前盡是黑壓壓、白花花、光禿禿的人頭:


遶境隊伍折回頭,將巡行另一區:


跟隨信徒們走進小巷。看哪!花毯不能踩:


管樂隊若大鳴大放,兩壁回聲怕不振破耳鼓:


男性神職人員後面的擴音喇叭傳出誦經聲:




聖體傘一步步接近:


新約聖經《路加福音》記載耶穌與十二門徒共進最後晚餐,分水給門徒喝,分餅給門徒吃,耶穌告訴門徒「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捨的」。餅和水,代表耶穌的身體和血液。

聖體置放於太陽光芒狀之聖體座,遊行全城供信徒瞻仰、敬禮。主教捧著聖體座,以及四邊撐起聖體傘之神職人員才可以踩上花毯:


請至youtube觀看一段影片即可明瞭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KACAWRVBF4

聖體瞻禮的意義是紀念耶穌,花毯競賽著眼於觀光效益,兩者並行不悖:


因此,許多花毯以宗教題材表現:


我不是遶境,只是看熱鬧:


我並非教徒,但我是好人:


老兄,你站在哪一邊?


花節歷史照片展示中,我看不出這一幅達文西「最後的晚餐」是不是覆蓋在花毯上:


曾在巴黎見到另一幅「最後的晚餐」,耶穌知道即將被出賣,仍和十二門徒分享食物:


宗教可以嚴肅,也可以輕鬆,不是嗎?


更多花節照片在 Flickr 相簿:
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90889961@N04/sets/72157641003734003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想飛 的頭像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