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城內城外,兩個世界。城內是12至15世紀建築密集之古城,殊不知更古老的區域在城外兩公里處,吸引全世界遊客前來一探究竟。


(Porta Tarquinia)

向東走,向郊外走,一座座墓塚靜靜躺在綠草如茵的大地上,年代約在西元前4至6世紀:


19世紀中期,考古學者大規模挖掘伊特拉斯坎(Etruscan)人墓塚。其一位在Cerveteri,黃土覆蓋隆起地面之圓形石室,呈饅頭狀;其二位在塔奎尼亞(Tarquinia),類似地下室,空間布局如方形大廳。兩地皆在羅馬北方,同屬於拉齊歐(Lazio)區,2004年並列世界遺產名錄。

羅馬南方城門外,阿庇亞古道(Via Appia)沿途之古羅馬人墓地若論及歲數,別吃驚,比塔奎尼亞發現之墓塚青嫩幾百年。

墓塚上搭建紅瓦小屋遮風避雨,墓穴內石棺已遷移至博物館妥善保存:


伊特拉斯坎人是已經消失的民族,並未留下文字歷史記載。墓塚內的壁畫傳達他們的生死觀,在學者眼中倍加珍貴:


踩著石階至地下墓穴,按下照明開關,暗室一亮,忍不住出聲讚嘆:


大廳中央擺下筵席,賓主盡歡,不知今夕何夕?


左牆是奴僕端上美酒佳餚:


右牆是彈琴吹笛的樂師娛樂嘉賓:


充滿動感的畫面令人聞樂起舞:


 

一幅幅不夠清晰的壁畫,卻足夠窺見伊特拉斯坎人的生活型態:


彈弓打飛鳥,撒網捕魚群:


或有人顧慮參觀墓塚會渾身不自在,別多心,不就和參觀火山灰掩埋的死城龐貝一般?觀看這些不可思議地出現在墓穴裡的壁畫,讓我陷入沉思:死亡並不可怕,而且……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?


伊特拉斯坎人是羅馬人祖先?不是!
依據古羅馬歷史學者的說法,特洛伊戰爭倖存者逃亡至義大利,投靠居住台伯河東南方拉丁姆(Latium)之拉丁人,勢力日漸壯大後,西元前753年建立羅馬城,開創羅馬人的輝煌歷史。

伊特拉斯坎人來自希臘?不是!
據推測伊特拉斯坎人來自西亞,比羅馬人更早移民義大利,居住托斯卡尼地區,領域延伸至拉齊歐地區。伊特拉斯坎人大約於西元前三百年被羅馬人徹底征服。


參觀伊特拉斯坎人墓塚及博物館,聯票8歐元,單點6歐元。15世紀興建的大主教行宮,如今是國立博物館,伊特拉斯坎古文物收藏非常豐富:

(Palazzo Vitelleschi)

一對實體大小的飛馬是鎮館之寶,西元前4世紀的紅陶製品,發現於伊特拉斯坎人神廟遺跡:


西元前五世紀的黑陶瓶甕,伊特拉斯坎人與希臘人密切交流的明證:


踏入一間全部是春宮畫陶瓶、陶盤的陳列室,各種姿勢令人瞳孔放大、心跳加速,我詢問管理員能否拍照,他回答:「ONLY ONE!」連拍數張之後向管理員道謝,只顧和女同仁聊天的他會意地對我眨眨眼。義大利男人哪!



塔奎尼亞(Tarquinia)相簿: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90889961@N04/sets/72157636689921783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想飛 的頭像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