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原始的土盧里屋不過是就地取材的石塊石片疊成,棲身而已,像不像散布田野裡的蘑菇?

封建時代,國王賜給貴族領地,農民受雇為領主耕作,領主允許農民搭蓋簡易石屋,規定不准塗敷灰泥加固,朝廷官員來調查財產徵稅時必須打掉,剩下一堆石頭,不留半點房屋存在的跡象。土盧里屋是迫於無奈的臨時建物,能快速起造,也能快速拆除,居民沒資格做主。直到有一天,居民要求所有權,要求建立自己的家園。

1797年5月10日,包含教士四人、醫生(Lippolis 與 Pezzolla 家族各一人)、老師組成的百姓代表赴朝廷請願,5月27日頒布法令,廢除封建領主,阿貝羅貝洛正式成立市鎮,居民興建土盧里屋可以混合灰泥成為永久住屋。Lippolis 家族成員被推選為第一任市長。

兩位醫生家族的住屋彼此相鄰,如今設立地區博物館(地圖標示6),坐落於5月27日廣場(Piazza XXVII Maggio):

(Museo del Territorio)

記錄1797年歷史時刻的圖畫展示於市政廳,七人代表覲見拿坡里國王費德南多四世(Ferdinando IV),國王、王后與大主教站立右方,Lippolis 醫生屈身向前遞交請願書。


Casa d'Amore(地圖標示4)位在市政廳背後的 Ferdinando IV 廣場上,1803年第三任市長D'amore Francesco 故居,也是第一批合法建造的土盧里屋,已經過改建。中文翻譯「愛的小屋」顯然是謬誤。



阿貝羅貝洛拗口的名字從何而來?Alberobello 源自拉丁文 Arboris Belli,字意是樹與戰爭,市徽上看得到武士與獅子在大樹下對抗的圖象,象徵百姓反抗封建。由此可知,中文翻譯「麗樹鎮」頗有疑問。


太陽下山,蘑菇屋變色:
Alberobello-5383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遊客不再趴趴走,本地人安心坐在家門口:
Alberobello-5387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聖醫教堂供奉兩位城市守護神,1885年擴建至今日規模(地圖標示2):
Alberobello-5378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(Basilica Minore dei Santi Medici)

兩位聖醫誕生於西元三世紀,據說治癒信徒無數,本尊住教堂,分身住蘑菇屋:
Alberobello-5585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Alberobello-5586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(Cosma e Damiano)

哈哈!聖人有八字鬍,我也有:
Alberobello-5333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教堂背後是新城(C區),現存最古老的土盧里屋興建於合法化之前,內部有兩層樓,曾經是教士的住宅(地圖標示1):
Alberobello-5341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(Trullo Sovrano)

早晨,商店尚未開張;黃昏,商店即將打烊:
Alberobello-5342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居民開始過自己的生活,顯出日常的真實形象:
Alberobello-5349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現代住家與原始蘑菇屋的差異顯而易見,有門有窗:
Alberobello-5331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Alberobello-5313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蘑菇屋頂亙久不變:
Alberobello-5311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改變屋頂樣式還算是蘑菇屋?
Alberobello-5307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我更在意稍縱即逝的明暗光影:
Alberobello-5315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Alberobello-5304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

煙囪人說:你們想不想家?
Alberobello-5374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家的意義是什麼?
美國詩人佛洛斯特說:家是一個地方,你必走向它,它必接納你的地方。

小鎮居民回家了:
Alberobello-5301.jpg - 義大利-Alberobello

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窩。我們也該回家了!


蘑菇鎮(Alberobello)相簿: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90889961@N04/sets/72157642301541314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想飛 的頭像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

    JJ想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